當前位置:黃金屋小説 > 其他 > 穿越成範進,開局就中舉 > 第6章 張靜齋的來意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穿越成範進,開局就中舉 第6章 張靜齋的來意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範進正臆想著三年之後自己縱橫科舉,結果就看見張鄉紳迎麵而來。

範進連忙招呼他的好世兄坐下,吩咐下人上茶,然後兩人寒暄著,範進則先是感謝了喪事裡張靜齋的諸多幫助。

張靜齋說道:“老伯母的大事,我們這些做子侄的理應效勞,想來老伯母這也是大壽歸天倒也罷了,隻是卻誤了世兄此番會試。估計老伯母也是在祖地安葬了,不知可定日期?”

範進卻是搖了搖頭,說到:“今年山向不利,隻好來年秋天再進行安葬,隻是家裡入不敷出,難以為繼。”

其實範進作為一個現代人是並不太相信這些喪葬習俗的,畢竟秦始皇修了那麼久的陵墓結果秦朝還是二世而亡,怎奈找那風水師時隻是讓他說要請道士,並冇有要求其他的,結果風水師如實與胡夫人等人相告,說因為山向不好,要等到明年的秋天才能安葬。

範進作為一個現代人打死也冇有想到因為一個勞什子山向不利,能在屋裡滯留一年再安葬。

張靜齋則是屈指一算:“銘旌是用周進周學台的銜。墓誌托魏好古魏朋友將就做一篇,卻是用誰的名?其餘殯儀、桌席、執事、吹打,以及雜用、飯食、破土、謝風水之類,須三百多銀子。”

範進聽了之後雖是心裡有些準備,但也照樣被嚇了一跳,要知道明朝時期,普通人們的收入一個月也就在二兩銀子到三兩銀子之間。當時張鄉紳送了五十兩銀子範進就認了他這個親切的世兄弟,那這三百兩得再認六個世兄弟才行。

雖然範進家裡這些天因為中舉收到許多人的禮物,卻因為之前搬家置辦傢俱還有擺席唱戲等就花了不少錢,現在又因為範母的喪事又花了不少,家裡不說掏空倒是也冇多少錢了,這三百兩對與如今的範進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了!

張靜齋正算著,下人便端著飯菜來了,捧著飯吃著,張靜齋繼續說到:“守孝三年,三載居廬自然是合理的,但世兄為安葬的大事,如今也要到外麵去設法找銀子使用,似乎不必拘束於禮節。”

張靜齋頓了頓,望了範進一眼,似乎想看一看他的反應,發現範進並冇有明顯的拒絕,於是便繼續說到:“世兄如今中舉高發之後,並不曾到貴老師處一侯,而高要縣地方肥美,或可秋風一二,愚弟如今也想去世叔家看望一番,你我何不相約同行?”

地方肥美?秋風一二?說得這麼文雅這不就是去恰飯的嗎?這會不會就是跪著去要飯的啊?不過現在範進的腿腳也還利索,還跪得下去,畢竟掙錢嘛,不寒饞。

而張靜齋現在說的老師,並不是周進,而是範進在被點為秀才以前的老師,也稱房師,叫做湯奉,隻不過不是湯師爺,是湯知縣。

如今湯奉正在高要縣做知縣,所以這秋風一二,就是去找湯奉,二來也是接觸高要縣本地的豪紳。所以範進這一趟不掙老百姓的錢,是掙豪紳和官員的錢,至於這兩個錢是從哪裡來,範進也管不著,畢竟如今這社會就這樣,範進隻能管住自己的手,管不到彆人。

按照關係來說,湯奉是張靜齋的先祖的門生,所以張靜齋與湯奉是世叔侄的關係,這也是為什麼張靜齋在範進發達後,以這個關係認了範進這個世兄弟。

不過湯奉的門生故吏冇有幾百也有幾十,隻是說發達了的人家纔可能認你這個世兄弟,冇發達的,諸如以前的範進等人,即使你找上門去也會得到:“對不起,你是誰,我不認識,請你出去。”更有甚者是連門都進不去,就被管家攔在了門外。

所以中舉不僅能一步登天,也讓範進多了一些以前根本不認識,或者說根本瞭解不到的親戚。

範進一聽,這不是給自己送福利的嗎?範進好像看見了後世帶貨的主播們,一口一個家人的說著給家人們送福利,1,2,3,給我上鍊接。

範進本來在家這些天就煩到頭了,在喪葬期間是不準沾葷腥的,範進又要樹立大孝子的形象,自然不能給自己開小灶,不然傳出去了那還了得,對於範進這個無肉不歡的人來說,







(adsbygoogle = window.adsbygoogle || []).psh({});



這幾天可把他淡出鳥來了。

而現在範進的好世兄來就是給範進一個藉口的, www.ukansh.com既能然範進出去遊玩改善生活,又能打打秋風撈一些錢,並且這還是如此的正經的理由,但範進為了維護自己大孝子的形象,卻是裝作眉頭緊皺,猶豫不決。

張靜齋看到之後連忙繼續說到:“一路上的舟車之費,弟自當籌辦,不需世兄費心。”

範進一聽,感覺更棒了,但還是矜持的推辭道:“承蒙世兄厚愛,但是於禮上卻是不符,隻是不知在大禮上可行得?”

張靜齋趕忙回答到:“禮有輕,亦有權,能有什麼不行之處?”

在三辭三勸之中,範進實在推脫不過,勉為其難的答應了張靜齋,並且表示到這是事急從權,畢竟範大孝子的名聲可不能敗壞了呀

二人吃完飯,範進親自將張靜齋送了出去,然後回頭就與妻子商量著。

說到:“剛纔世兄前來告訴我,讓我去高要縣一趟,這一來是為了拜見我的房師湯奉,二來是為了找人給母親的墓誌,這三來也是因為家裡現在入不敷出,所以出去打打秋風。”

範妻聽見範進說的,仔細思考一番後回到:“如今母親故去,事情卻已完成大多,且如今家裡費用尚在不敷,範郎且去便是,家裡有我操勞不必費心。”

隨後範妻又說道:“而今你要去高要縣,路途較遠,且舟車勞頓,不若將範明也帶上,路上也好有個照料。”

範進想了想,卻是拒絕了這個請求,“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孩,我帶他去誰照料誰還不一定呢!”而且不管是以前的“範進”還是現在的範進都是習慣了一個人親曆親為,不需要彆人伺候。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